首页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

央媒:“买卖药品要扫码,无码医保不结算”​迈出数字化治理关键一步网友怎么看

2025-07-03 16:07     更新时间:2025-07-03 16:07:34     143次浏览

7月1日起,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,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,如不扫码销售药品,医保基金将拒付;2026年1月1日起,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。

今年3月,国家医保局、人社部、卫健委、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》,其中明确规定:自2025年7月1日起,销售环节需按要求扫码后,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。如今这一政策正式落地,我国医保监管迈出了数字化治理的关键一步。

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“电子身份证”,核心价值在于其唯一性和全流程可追溯性。一盒药品的追溯码仅对应一次扫码销售记录,若重复出现,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假药、回流药或串换销售等违规行为。这种“技术+规则”的双重约束,以技术手段构建起药品生产、流通、销售的全链条监管网络,在保障用药安全、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

近来,药品追溯码在医保目录谈判、集中带量采购中已得到充分应用,然而部分医疗机构在销售环节仍存在药品“空刷套刷”、骗保等行为,导致医保基金流失。如今追溯码系统向销售环节覆盖,使得每笔医保结算都与药品的真实流向挂钩,形成了精准打击违规操作的“数据铁笼”。

对于消费者而言,药品追溯码提供了透明的信息查询渠道。买药过程中,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药品生产日期、流通路径等全流程数据,避免买到临期、过期或来源不明的药品,从而实现“买得明白、用得放心”。这种公众参与式监管,既增强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,也形成了社会共治的良性循环。对医药机构而言,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倒逼其规范作业流程,强化主体责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中药饮片、院内制剂等暂未纳入强制扫码范围;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,列入“无码库”管理,暂可进行医保结算——这些都体现了监管的弹性与充分的现实考量。

政策全面落地过程中,可能面临的一些现实挑战也不容忽视。比如,部分医疗机构在追溯码采集、上传环节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问题,拆零药品的追溯码管理需细化规则等。对此,监管部门需加强培训与指导,完善技术接口,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。

药品追溯码制度的实施,是数字化时代医药监管的生动实践。技术手段升级的背后,是监管理念的创新。买卖药品要扫码,无码医保不结算——当“码上监管”全链条全流程覆盖,药品安全将更有保障,医保基金将更加安全,患者权益也将得到更坚实守护。期待这一制度的全面应用,让“透明药监、智慧医保”的愿景更好照进现实,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,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• 上一篇 >

相关文章:

收评:港股恒指跌0.63% 科指跌0.67% 科网股07-03

鼎信通讯披露投资者诉讼进展,一审胜诉维权07-03

*ST龙宇索赔案已收到核损报告,虽已退市不影07-03

列车停运三小时,乘客砸车窗通风,目击者:07-03

“他们身先士卒,我们就义无反顾”|从抗洪07-03

日本企业今年平均加薪5.25%,创34年来最大增07-03

(c)2008-2028 www.jiazhengayi.com 家政阿姨网 -生活类B2B门户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