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贾跃亭跑路美国8年,乐视这家公司却总能用各种方式回到公众视野。
10月13日,乐视直接发了封火药味超浓的公开信,说一家带央企招牌的老牌企业,欠的1495万赔偿款不肯给。
而且,判决书显示,乐视说的这1495万赔偿款,确实是真的。
公开信里的合作始末
10月13日,乐视在微博,发出《致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的公开信》。标题里写着“破产清算无下限,头上三尺有神明”。
信很长,情绪很浓,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的硬气。
事情要从6年前说起。2019初,乐视电视业务正处于调整期,想找个靠谱的代工厂,看中了南京中电熊猫家电(下称“中电熊猫”)。
这家公司来头不小,背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,既是央企背景,又有熊猫这个老字号招牌。
乐视当时信用受挫,为表诚意,用了业内罕见的“预付定金+全款提货”模式,在2019-2022年期间,委托给中电熊猫的分支机构——熊猫东莞分公司,40万台电视订单,采购额近4.5亿元。
谁能想到,这批电视上市不到一年就出问题了,屏幕出现横竖线,有的甚至漏液。
乐视内部统计,发现坏屏率占总生产的近20%,远高于行业不足2%的正常水平,这已经不是质量问题,是事故。
于是2021年10月,乐视找到中电熊猫,进行多次交涉。当时,中电熊猫签字确认了两份《质量事故处理方案》,承认了屏幕质量问题的存在,并初步同意了赔偿方案。
中电熊猫还指出,问题出在上游屏厂,需要乐视配合提供单据,并承诺拿到赔偿就支付垫付的售后费用。
结果中电熊猫起诉上游的屏厂后,获赔600多万,但却始终没有支付费用。乐视只能陆续垫付了1400多万售后费用。
法院判决赔偿乐视1357万
中电熊猫的后续操作,更是有些离谱。
2022年10月,熊猫东莞分公司突然关厂,员工遣散,沟通渠道彻底切断。乐视表示,他们那时才反应过来,对方根本没想解决问题。
不仅如此,判决书显示,之前退给熊猫东莞分公司,待翻新的1998台故障机(原价值270万),不仅没翻新,还在未通知乐视的情况下,擅自以5万多元的低价,当残次品拍卖掉了。
乐视自己仓库里还有1690台故障机,多次催促中电熊猫接收处理,但其不予理会。乐视无奈之下,自行招标将这些电视以20万元左右处理掉了。
于是,在2024年1月,忍无可忍的乐视,将中电熊猫和熊猫东莞分公司告上法庭。
根据判决书显示,“法院在经过抽查之后,明细中的维修信息,与系统中的维修订单并无出入,乐视也有真实对账及付款凭证,法院确认熊猫东莞分公司,应向乐视支付维修费651万元。
13个机型的故障率,也超过合同约定阈值,熊猫东莞分公司应按约承担罚款,在已判决承担维修费等费用后,法院将罚款酌定为200万元。
熊猫东莞分公司在未经乐视同意的情况下,私自处理1998台故障机,应当对乐视进行赔偿270万元,乐视的主张的赔偿金额并无不当,法院予以支持。
关于乐视主张退还预付款。熊猫东莞分公司自认留存预付款金额、乐视提走货物金额,故乐视主张返还剩余预付款79万元于法有据,法院予以支持。
基于乐视提供的《证明》《订单》,以及熊猫东莞分公司发送的对账单、采购合同,可见熊猫东莞分公司认可收到主板1.1 万件,也认可需要向乐视进行采购、支付款项的事实,故乐视主张该主板货款146万元于法有据,法院予以支持。”
最终,法院一审判决,中电熊猫赔偿乐视1357万元。双方均不服,都提起上述,同年6月,法院判决,终审维持原判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终审判决的前4天,中电熊猫火速将公司,更名为“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”(下称南京静业),剥离“中电熊猫”的央企与驰名商标标签,淡化自身与原有品牌的关联。
乐视不得已,再次将南京静业和东莞分公司告上法庭,并带上了在23年三季度到24年底这段时间,新损坏的1445台电视,维修费达近60万元,要求其再次支付新的赔偿。
2025年6月,根据判决书显示,法院认为乐视目前的证据,已经能够形成较为完整证据链条,且达到了高度盖然性标准,故对主张的维修费60万元予以支持,并将质量罚款酌定为10万元,要求南京静业赔偿乐视共70万元。
加上上次判决,以及保全费、诉讼费和迟延履行金,南京静业共需赔偿乐视1495万元。
申请破产,企图逃避
虽然案件已经宣判,但南京静业始终未支付赔偿,甚至被申请了破产清算。
2025年8月底,同属中国电子体系的关联公司——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向法院申请对南京静业进行破产清算。这家公司,是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,全资子公司。
根据企查查穿透显示,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,正是南京静业的母公司。
也就是说,同为一家母公司旗下,一个子公司把另一个子公司申请了破产清算。
这套“关厂、改名、清算”的三步走策略,让乐视头昏眼花。于是便有了开头发布公开信的那一幕。
一位律师表示:虽然法院已经判决,但乐视一直未能获得赔偿款,大概率是南京静业没有财产可以执行,其次如果南京静业进入破产程序,整个破产流程,将比普通民事诉讼复杂且漫长,并且南京静业的其他债权人,也可以申请执行,乐视后续能拿回赔偿的可能性就更加微乎其微。
乐视内部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,本来公开信计划于9月发声,但因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又恰逢十一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,为不占用特殊节点的社会关注资源,故决定十一节后再进行公开信的发声。
乐视的三大疑问
如今,艰苦追债的乐视提出三个疑问。
一是中电熊猫家电3.89亿元注册资本,是否足额出资到位,乐视表示,如果资本金存在未足额到位的情况,对所有债权人来说都需要一个交代。
二是南京静业破产,是否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责任。乐视提到,破产清算的公司必定都是严重资不抵债的,按照200%资产负债率计算,中电熊猫家电成立16年,年均亏损额需要达到4863万。
三是,南京静业与上市公司熊猫电子,同受中国电子最终控制,二者存在关联关系。此前,两家公司在厂房租赁、主要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关联交易。乐视的第三个疑问则指向二者之间关联交易价格是否公允。
据媒体报道,曾在公告中提及,公司与南京敬业多次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协议。
乐视在公开信的结尾写道,再大的招牌、再大的生意,也要守规矩、控风险。这话从一家曾经跌得最惨的公司嘴里说出来,别有一番滋味。
截至发稿,南京静业家电尚未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。乐视对易简财经表示,后续会继续关注,南京当地法院,对南京静业的破产清算处理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