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技术的新型储能发展迅猛,而“安全带”系得牢不牢日益成为整个行业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。
澎湃新闻记者获悉,在10月16日于天津举行的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国际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合作研发”研讨会现场,《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自律实践指南》(下称“《自律实践指南》”)重磅发布
该文件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牵头,联盟常务理事会成员等2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制定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是行业首份针对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,也是行业首次将共识转化为系统性实践规范。
本次发布的《自律实践指南》,旨在通过规范性的指导,推动储能产品技术迭代与安全性能升级,引导行业从以往的价格竞争,逐步迈向注重安全性能与价值创造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具体来看,《自律实践指南》将“安全优先、风险可控、绿色低碳、兼容互通、质量可溯”作为未来储能系统设计的核心原则,对系统参数、关键子系统、零部件作出底线要求,针对目前行业关切的大规模火烧试验、消防有效性评估、系统可靠性评估、信息安全以及电池热管理和易维护性等作出推荐性要求,同时向储能系统集成、电池的生产质量管理提出延伸要求。
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在官网对《自律实践指南》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。公示期满后,联盟将组织相关企业与专家共同研讨,推动《自律实践指南》的最终定稿与正式发布。
实际上,在9月17日于福建宁德举行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,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(.SZ/03750.HK)董事长曾毓群就曾为全行业敲响警钟。其当时即严厉指出,我们对产业的形势要有客观的认识,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就,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一些挑战,才能推动产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曾毓群谈到的挑战之一就是安全隐患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今年5月,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起火、爆炸事故。需要重视的是,其提到,“随着储能系统调用的频率提高,储能电站的安全面临着更大的考验。”
曾毓群同时指出价格竞争异常激烈。他提到一个行业现实,“三年间,储能系统均价下跌约八成,近期某个集采项目的中标价格甚至低过0.4元/Wh,严重偏离成本。恶性低价必然带来减料减配,为行业埋下了质量和安全隐患。”
曾毓群还提到行业无序扩张、一哄而上。据介绍,目前累计注册储能企业已经超过30万家。“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,大批企业三年内将会被淘汰,一大批‘孤儿电站’即将涌现。企业关闭,电站无人维护,将来的责任就只能甩给社会、甩给国家。”
曾毓群在讲话中强调,安全是储能发展的基石,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将冲击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和社会信任。必须将安全置于一切决策的首位。